禁止酒店一次性用品應避免一陣風
從1日起,市民或游客在杭州店吃飯、住宿時,免費的一次性用品要消失了。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經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的《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自1日起施行。該條例規定,住宿、旅游、餐飲經營者不得在經營活動中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。
眾所周知,禁止酒店等服務行業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,目的是為了節約資源,減少污染,其積極意義不言而喻。特別是,禁止生產、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等高能耗、高污染物品,從源頭上治理一次性用品,抓住了減少污染的關鍵。然而,回想過去的“禁塑令”及禁止使用一次性發泡餐具,歷時多年,卻禁而不止,除了消費市場的剛性需求之外,更在于監管嚴重缺位,讓“禁令”形同虛設。由此,讓人們不得不對禁止一次性用品的效果心存疑慮。http://www.85893.com.cn/
從表面上看,禁止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,對于酒店等旅游服務行業來說,減少了經營成本,其理應抱支持態度。然而,從現實來看,禁止一次性用品,勢必會給游客的衣食住行帶來不便,繼而旅客會將此歸罪于酒店服務縮水,從而選擇用腳投票。因執行“禁令”而導致消費者流失,經濟效益受損,顯然不是旅游服務行業想要的結果。那么,為了討好消費者,不排除有商家暗中抵制“禁令”,違規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用品。
這無疑給監管部門出了一道難題。可以預料,“禁令”出臺之后,監管部門會有一個“興奮期”,將會組織針對一次性用品的集中整治行動,嚴管之下,一次性用品也會得到有效遏制。問題是,監管部門也有“疲勞期”,一方面,受執法人員、經費不足的限制,監管部門難以保證這類治理的可持續性;另一方面,面對多如牛毛的旅游服務企業,監管部門顯得力不從心,從而導致“禁令”執行難,重蹈發泡餐具的覆轍。
禁止一次性用品,杭州的做法值得肯定,但是為了保障其效果的持久性,還應從更大范圍內進行一些跟進舉措——首先,國家立法機構應進行立法,全面禁止一次性用品,讓“禁令”升格為全國性的統一規定,而非僅限于杭州的“自選動作”。其次,監管部門要善于打持久戰,想辦法避免“運動式執法”,從而保障禁令的持續有效。再次,實施“禁令”,宜堵更宜疏。應當在禁止一次性用品的同時,加快替代產品的研發、生產和供應,推出可降解制品,滿足市場需求。特別是,實施“禁令”,必然導致部分商家的一次性用品大量積壓,給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。對此,有關部門應采取積極措施,進行妥善處置,將其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,以此提高商家執行“禁令”的積極性。